来凤县大河镇国土面积324平方公里,占全县四分之一; 41个村(社区)有居民5.1万人,占全县五分之一。
目前,大河镇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50户3151人。他们能否如期脱贫,事关来凤今年整县脱贫大局。
兴产业 拔穷根
4月6日,大河镇大坟山村白蜡湾茶园,村民李发成与妻子双手飞舞,半天不到摘了20斤鲜叶,送到茶厂卖了360元钱。
李发成是十组村民,妻子弱智, 一双女儿煞是可爱。因没有致富门路,一家人靠李发成打零工过活。
今年1月,村支书杨宗树得知十组田收菊到县城居住,2.8亩茶园没人培管面临荒废,就动员田收菊把茶园以每年800元的价格租给李发成,不仅解决茶园荒废问题,还可以让李发成脱贫。随后,村干部张友波免费为李发成送来价值400元的肥料,李发成开始培管起茶园。
3月15日,春茶开采。20来天,李发成和妻子卖鲜叶就挣了2000多元。
李发成虽然没有产业,但得益于大河镇发展的产业。该镇今年围绕大循环线、285省道打造特色农业产业带,在茶园等6个村栽种藤茶4000亩,在张家坡等4个村种植油茶3000亩,在大坟山等7个村种植绿茶1700亩,在牡丹坪等20个村建设烟叶基地3850亩,在马家坝村种植蔬菜1000亩,在白果树等10个村发展生猪10万头,在栏木坪等8个村发展土鸡8万羽、山羊1.5万只、肉牛1.5万头,新建金凤祥茶叶加工厂1家。产业大发展,让贫困户和市场主体有机联结,实现共同致富。
干实事 补短板
4月7日7点,天山坪林区薄雾笼罩,龙潭坪村四组村民向德明照例前往自己管护的天然林区巡察。一趟下来,向德明花了两个小时。
2013年,国家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龙潭坪村成功争取天山坪林区1.3万亩森林纳入天保工程,每年给村集体带来了11万元收入。
连日来,州发改委与来凤县水利局驻沙坝村精准扶贫工作队忙个不停:引进秋实农业科技发展藤茶1000亩,治理排水沟1500米,98%农户吃上自来水,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和文体中心加紧建设……
不过,沙坝今年要实现整村脱贫,村集体经济如何实现零的突破?
光伏发电是国家支持行业。州发改委请来勘测人员测量光照时间和强度,请设计人员勘测设计,6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正在招标。
沙坝风景如画,发展生态旅游是不错的选择。县水利局驻村工作队发现二组村民一个20亩的鱼塘荒废,就和村民签订租赁协议,发展网箱养鱼,开展休闲垂钓。
目前,大河镇41个村(社区)正通过发展生态旅游、清洁能源等,解决村集体收入短板。
强基础 惠民生
4月8日,满店村二组挖机轰鸣,楠木大桥至章家梁公路改造工程进行得如火如荼。该公路是满店村、栏木坪村、狮子梁村近2000人出行要道,原来只有3.5米宽,过往车辆错车都难。
今年3月,满店村争取到400多万元,对5.34公里公路进行扩建。“工程完工后,村民出行及村里发展茶叶就方便多了。”村支书曾宪茂说。
大河镇山大人稀,41个村(社区)到组公路是泥结石路面,路面宽度不足4米,20个组至今未通公路,贫困户肩挑背驮现象十分突出。30多个贫困村的河堤、渠道要么没有,要么毁坏严重,贫困户生产基本靠“望天水”。
今年,大河镇新增灌溉面积2900亩,整修塘堰或新建蓄水池两座,新建整修渠道(管道)20.23公里。同时,完成10公里省、州补助农村公路建设,乡镇自筹资金建设重要农村公路及精准扶贫产业路50公里,规范化养护管理农村公路150公里。
目前,全镇公路建设第一批项目48.55公里全面启动,总投资2840万元。41个村(社区)全部通光纤。该镇计划建设集中安置点15个,各安置点均已完成选址和征地测量及签订补偿协议工作。
来源:来凤新闻网 记者 向相辉
(责任编辑 文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