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APP客户端
恩施广播电视台公众号
恩施之声公众号
魅力94公众号
首页 > 正文
风雨中挺立的脊梁——恩施市烟叶分公司特大风灾抗灾自救纪实
2016-08-01 10:48 云上恩施

七月傍晚,清凉的夏风把白天的燥热刮得无影无踪。炊烟袅袅的村寨里,不时地传出几声狗吠鸡鸣。恩施市三岔乡烟田里的烟叶在轻风拂送下,舞动着黄绿色的裙裾,身姿挺拔。

十字路烤房群里热闹非凡,人们顾不得享受这清凉的夏风,忙着将刚烤好的烟叶出炕,孩子们在一旁追逐嬉戏,满场欢畅。烟农陈远举将刚烤好的一杆烟叶举在胸前,看着这杆黄灿灿的烟叶,嗅着烤房飘出的香味儿,思绪回到一个月前抗灾自救的场景。

灾害突如其发  大半年心血毁于一旦

6月7日上午11点左右,三岔乡茴坝村的天空突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雨像塌了天似的铺天盖地倾泻下来。狂风卷着暴雨一路呼啸,发出鬼哭狼嚎的“呼呼”声,像无数条鞭子狠命地抽打着尚在旺长期的烟叶。

一时间,被暴虐的风雨吹打得烟叶东倒西歪,有些甚至倒伏在地上。漫长的十分钟过后,暴风雨肆虐过的烟田乱七八糟,一片狼藉,就像刚刚被强盗洗劫过一样。

“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风,这么大的雨。当时吹风的时候,我们吓得都跑到场坝上来了,生怕屋被吹垮哒。”三岔乡茴坝村的烟农朱书清,说起6月7日当天那场暴风雨,仍心有余悸。

面对如此惨景,陈远举和妻子蒲凤芝束手无策地呆站在田边。去年年底,陈远举夫妇背井离乡来到茴坝村,靠着技术员的精心指导和热心村民的帮助,凭着多年种植烤烟的经验,侍弄的180亩烟叶长势喜人,原以为丰收指日可待,谁知一瞬间被暴风雨毁于一旦。陈远举越想越伤心,越看越沮丧“看来今年是天老爷要灭我们,这下什么都没了,回去喝酒去!”

回到家,陈远举拿出从老家带来的白酒,倒了两大碗,来,喝!啥事也别想!夫妻二人唉声叹气地喝了起来。

“咚咚咚!”“咚咚咚!”一阵急切地拍门声响起,烟叶技术员胡厚清已推开虚掩的大门快步走进屋来,看到喝着闷酒的陈远举夫妇,喊到:“什么时候了,你们俩个还有心思在屋里喝酒!市公司的黄经理来了,正在你们田里看灾情,一会儿还要去村里开灾后生产自救紧急会,快点跟我走!”说完一把拉住陈远举就往外走。

灾情就是命令  全力以赴抢抓黄金时间

灾情十万火急,三岔烟草站第一时间向恩施市烟叶分公司上报了灾情。此时正在参加全州烟叶生产督办暨烟叶大田管理现场会的市公司经理刘大武闻讯立即提出:引导受灾烟农,坚定信心;全力以赴,抢抓黄金时间;火速开展自救,把损失降到最低。并委派分管副经理黄国洪立马赶赴受灾现场,与烟站职工一起深入田间地头了解灾情,安抚受灾烟农,研究制定抗灾救灾措施。

“黄经理,还是搞不赢天老爷啊,半年多的心血,一下就全部毁了,今年是搞不好了啊。”陈远举忍不住向正在察看灾情的黄国洪哭诉。“前段时间烟的长势几多好,一下成这样了!”烟技员胡厚清也像霜打的茄子一样,垂头丧气。

茴坝村是恩施市的优质老烟区,有20多年种植白肋烟的历史,海拔、气候、土壤均适合烟叶生长。该村积极响应市公司“优化种植区域,提升烟叶质量”推进“白转烤”的号召,从开年到现在,紧抓租赁田块,落实种植主体,烟叶育苗,春耕备土,起垄覆膜,烟叶移栽等各项环节,技术措施和生产管理落实到位,烟叶长势喜人。身为收购组组长的胡厚清为此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半年多都没回过家了。眼下的灾情惨不忍睹,这位皮肤黝黑的中年汉子,和在场的烟农一样,除了心痛,不免有些悲观泄气。

“老陈啊,一定不能泄气,我们是你坚强的后盾,只要现在抓紧时间采取措施,你这烟,还有救!”黄国洪握着陈远举的手坚定地说。“老胡,虽说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知天命、尽人事是我们面临困难应有的态度,信心比黄金更可贵,千万不能泄气。我们都失去了信心,怎么去给烟农信心!”在去村委会的路上,黄国洪不断给胡厚清打气。

此刻的茴坝村村委会会议室已挤满了茴坝村的干部、烟草站全体职工,还有部分受灾烟农,气氛凝重,情绪压抑,有的烟农甚至在后排忍不住抽泣。

“这是天灾,但我们不能袖手旁观,不要把它变成人祸。大家不要丧气,也不要放弃,现在是救灾的黄金时间,我们和大家是一条线上的蚂蚱,要提振信心,克服困难,战胜灾情,确保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黄国洪铿锵有力的话语安抚了大家的情绪,给在座的每一个人心里注入了信心。

紧接着,三岔烟草站站长谭佑龙开始部署生产自救紧急措施。“救灾实行站长包片,全站技术员包户责任制。从其他收购组抽调过来的技术员要迅速联系包户的烟农,帮忙组织好周围村组劳动力,力争在救灾的黄金时间段内将风吹倒了的烟株扶正,并开挖好三沟,及时疏导清除烟田积水。同时马上联系其他兄弟烟草站紧急调运农药进行全面综防,决不能发生次生灾害。”

短暂的抗灾动员会结束后,大家迅速奔赴救灾的第一线,按照要求指导帮助烟农抗灾救灾。

“这怎么扶正啊?白白浪费劳力!”陈远举喊来30个劳力却无从下手。

“来,我教你,一只手把木条插进土里,一只手把吹滚的烟株扶起来,用布条把烟株和木条固定好,这样就不会倒了,再把吹翻的叶片翻过来,等过段时间烟长好了再把木条取掉。”胡厚清找来一大捆木条亲手示范给陈远举看。

“这么简单?要得!我们就照你这么搞!”陈远举一声号召,来帮忙的大伙儿都在烟田里动起手来。

重整旗鼓抗灾  到处是吹不垮的精神

茴坝村外来烟农多,大户多,受灾面积大,劳力需求量大。为抢抓救灾的黄金时间,三岔烟草站站长谭佑龙动员技术员及时从汾水村、鸦沐羽村组织调来劳力,帮忙救灾。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周边各村闻读即动,纷纷伸出了援助之手。茴坝村弯曲泥泞的山路上,各村群众运送救灾物资、前来支援劳力的身影络绎不绝。当天下午,烟站组织了近150个劳力下田扶正烟株。

五六个小时过去,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天快黑了,救灾进度怎么样?烟农情绪怎么样?”谭佑龙的电话中传来散会后赶来现场路途中经理刘大武急促的问询声。

“烟农情绪基本稳定,已经开展自救6个多小时了,但由于受灾面积过大,劳力有限,还有不少烟株没扶正。”谭佑龙焦急地说道。

“如果今天不全部扶正,就错过了黄金时期!你们要组织轮班,不论如何,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把受灾烟叶全部扶正。”刘大武指示道。

昏天黑地,刘大武拖来从恩施城里买来的近百盏手电筒、矿灯发给救灾人员,组织开展通宵救灾。黑夜下的烟田里,星星点点的灯光,重新燃起了烟农的希望。

凌晨,受灾烟株基本被扶正了。胡厚清一屁股坐在田坎的岩石板上,连续劳累了十几个小时的他,两眼通红,疲惫不堪。“胡师傅,辛苦了啊!”“胡师傅,真谢谢你们啊!”“胡师傅,烟基本上扶起来了,要不是你们烟草站的师傅跟我们帮忙,我们真不晓得怎么办了!”“胡师傅,多亏了你们的指导啊!”救灾结束的烟农陆续回家,大家对瘫坐在田边的胡厚清,一个劲地感谢着,有些女同志哽咽起来。

胡厚清声音嘶哑,对着围拢过来的烟农说道:“大家伙辛苦了!不要激动,都过去了,只要烟扶起来了,就有救了!大家先回去休息吧,睡几个小时了还要起来搞综防!烟草站已经给大家调来了预防病毒病和细菌性病害的药物,天亮了就给你们送来。”

6月8日天刚亮,三岔烟草站就把紧急调来的农用链霉素、吗胍乙酸铜、超敏蛋白等农药送到了田间地头,并组织300个劳力逐田块开展综防。

胡厚清带领烟技员挨家挨户开始核灾定损。“你们昨天陪我们搞了个通宵,今天又挨家挨户走访慰问,帮助和指导我们抗灾自救,就是不给受灾补贴,我们也从内心感谢你们。”受灾烟农纷纷说道。听了烟农们的一番掏心窝的话,参与核灾的茴坝村王书记激动地说:“对啊,烟草公司不愧为国有企业,有责任,有担当!跟着他们干,没错!”。 灾后乌云散去,阳光普照大地。

经统计,三岔6.7大风受灾面积1850亩,受灾农户51户,烟叶公司组织烟农科学抗灾,经过两天一夜的紧急自救,大部分受灾的烟株都已扶正,长势基本恢复正常,挽回了烟农信心,挽回种植积极性,成功为烟农挽回了直接经济损失500多万元。

在这场抗风救灾的战斗中,烟草人挺身而出,任凭狂风肆虐,筑起了一道吹不垮的钢铁围墙;任凭暴雨如注,谱写出了一曲众志成城、抗灾自救的不屈壮歌!他们诠释“两个至上”的行业价值观,体现着国有企业对社会的责任担当,他们是风雨中挺立不倒的脊梁!

被大风吹倒的烟叶

恩施市烟叶干部职工指导救灾

烟农及时扶正烟株

来源:恩施州烟草专卖局(公司)

通讯员:黄玲

责任编辑:孔伟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