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APP客户端
恩施广播电视台公众号
恩施之声公众号
魅力94公众号
首页 > 正文
鹤峰县一位老党员的红色文化情怀
2017-03-29 09:18 云上恩施

3月26日,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手执清明飘,拾级而上,来到鹤峰县满山红烈士陵园,在贺英烈士墓前伫立良久,鞠躬致敬。

“老黄,今年怎么这么早就来了?”常到烈士陵园星火广场健身的老余对正走下石阶的黄久鑫打招呼。

“清明节计划有事外出,就提前几天来插青。”熟人相见,两位老人索性坐到陵园诗词长廊里的石凳上攀谈起来。

据了解,黄久鑫今年64岁,党员,是太平镇文化服务中心的一位退休干部。每逢清明,祭扫贺英之墓,是他雷打不动的大事。太平镇距鹤峰县城17公里,老人进城祭扫,加上赶车、坐车时间,要花上大半天。

老人年年如此,从未间断。笔者心生敬佩,专门去他家进行采访。

一提到贺英,老人的话匣子就打开了,讲起贺龙、贺英在老苏区的革命活动,绘声绘色,充满无限敬意。他还特意跑到二楼书房,搬出一摞搜集整理、撰写的史料和作品。早期文稿全是手写,字里行间,布满红色圈点批注。

老人差不多60岁才开始学电脑,就是为了把文稿编辑得更规范,也避免遗失。他一边拣出自己颇感满意的《血色英雄》《赤殇》《烈士塔赋》《论贺英在创建湘鄂边革命根据地中的突出作用》等文稿,一边讲述自己踏访革命遗址、走访革命先辈的创作经历,还回忆起多年奔走呼吁将贺英殉难处从一处民宅打造成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前后过程。

老人告诉我们,他的爷爷黄鼎诚曾任太平苏维埃主席,与贺英烈士并肩战斗过。那一辈中,黄氏家族仅两人未参加革命,牺牲了9人。“作为革命后代,作为老党员,作为一名长期扎根基层的文化工作者,我有义务有责任把本土红色文化传承好,把革命故事讲好,让革命精神代代弘扬。”

这些年,除了清明节,在国庆和农历正月十五,老黄也多次带着家人祭拜英烈。他女儿告诉笔者,父亲常说,如果有一天他走不动了,插青祭扫的事就交给儿孙了。

来源:恩施日报 通讯员 包自胜 田广

(责任编辑  朱晓涵)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