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村村通客车”开得通、留得住、管长远,利川市从四个方面入手,完善农村客运长效机制,使全市“村村通客车” 保持率达100%,农村客运水平和服务质量得到提升。经省交通运输厅和省农村工作部检查考评,名列全省第五位,是恩施州唯一进入全省前十名的单位。
一是完善农村客运管理制度。
根据农村客运发展需要,编制了《利川市农村客运发展规划》(2015—2020),出台了《利川市推进村村通客车工作实施方案》《利川市“村村通客车”工作手册》《利川市农村公路客车通行条件踏勘会审办法》等文件,保证全市农村客运管理有章可循,营运规范有序。
二是完善农村客运扶持政策。
利川市政府出台了村村通客车保险补贴、农村客运站场经营亏损补贴的扶持标准。2016年,按照村村通客车每座给予保险补贴500元、每个乡镇站场建设维护资金3万元、经营性亏损补贴6万元的标准,安排各项补贴资金399万元。利用运营监控平台及车载监控终端设备,对农村客运车辆的运行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政策性补贴挂钩。
三是完善农村客运基础设施。
全市多渠道筹资1.9亿元,打响农村道路提档升级攻坚战、安保工程攻坚战、危桥改造攻坚战“三大战役”,全面夯实村村通客车基础。2016年完成了农村“四好公路”304公里,建制村路面加宽125公里;村级公路路基加宽(路肩培土)448公里,增设错车道(台)1504个,实施安全防护工程1541公里,改造危桥10座。全市12个乡镇全部组建了农村客运公司,建成353个农村候车亭,5个乡镇建成了客运站。从2016年开始,农村非列养公路的管理养护投入标准由1000元/公里提高到县道7000元/公里、乡道及旅游公路4000元/公里、村道2000元/公里,每年纳入财政预算1450万元,全市以市乡政府为责任主体,以公司领养为主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格局已经形成。
四是完善农村客运安全网络。
2016年落实人员编制34人,在全市乡镇设立了交管站,经费全额纳入财政预算。15家农村客运企业建立了企业安全生产组织机构,配备了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建立了车辆动态监控平台,车辆运行动态监控终端全部安装到位。积极开展多部门联合执法行动,全面推进农村客运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确保农村客运营运安全。
截止2016年底,
全市共投入运营农村客车723台9801座,其中村村通客车468台4201座,开行农村客运线路138条,其中通村客运线路129条。随着乡村道路通行条件及安防设施的进一步完善,约租方式开通的行政村已由上年的39个减少为33个。同时对3条农村客运班线实行了公交化改造,开通了4条镇村公交客运专线,投入车辆14台600座。包括电话预约的33个行政村,全市585个行政村实现了村村通客车。
来源:恩施州交通运输局 通讯员:孙朝运 杨钎
(责任编辑:王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