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APP客户端
恩施广播电视台公众号
恩施之声公众号
魅力94公众号
首页 > 正文
鹤峰:党建与扶贫同频共振
2017-03-10 09:24 云上恩施

军令状、指挥部、作战地图、决战决胜……初春刚至,走进鹤峰县,7000名党员干部深入精准扶贫一线,到处一派繁忙。

“精准扶贫,不落一人”。鹤峰全民动员、层层推进。各乡镇按大决战思路,倒排时间表、列出责任清单,科学制定“战区图”,从县到乡镇、村, 层层签订了“军令状”。

现在的鹤峰,无论是在易地扶贫搬迁一线、产业培育基地,还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施工现场,随处可见党员干部的身影。从机关到基层,从城镇到乡村,从机关负责人到基层党员干部,都投身到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热潮中。

互促双赢

为实现2017年全县整体脱贫目标,鹤峰县按照“围绕扶贫抓党建、抓好党建促扶贫”的总体思路,坚持物质扶贫和精神扶贫两手抓、两促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有力地推动了基层党建和精准扶贫工作同频共振、互促双赢。

鹤峰县全面实行“第一书记”驻村精准扶贫,采取推选和下派等方式,覆盖205个行政村,注重从具有公道心的“好人”和有经济头脑的“能人”党员中选拔村党组织书记。今年2月对全县32名组织干部进行集中轮训,并下派到全县各行政村,督察落实党建促精准扶贫工作。

截至目前,全县统筹资金6.9亿元用于水、电、路、地、信息等设施建设,解决贫困对象饮水安全问题6099人;实施电网改造升级涉及19个重点贫困村;硬化道路137公里,新建砂石路229公里;国土整治1.6万亩;实施易地扶贫搬迁6619户,危房改造3754户;宽带入户8348户。贫困村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生产生活条件大幅提升,村容村貌明显改观。

筑牢堡垒

“发展的动力在基层,动力的源泉在基层党组织。”该县将党组织建设与精准扶贫工作紧密结合,鼓励村级组织牵头成立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等,采取“支部+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开展技术指导、产品加工等生产经营服务,以增加农户收入。全县各乡镇在党支部引领下,走上了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企业化管理的产业新路。

该县结合生态优势,以土地流转为契机,鼓励村集体与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开展合作,采取支部领办、能人创办、村组联办等形式,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党组织的带领下,该县走马镇鑫农公司探索创新了“161”扶贫模式,通过扶持茶叶加工厂、专业合作社、大户,带领农民分片联办基地等方式带动贫困人口5638人精准脱贫,推动企业所在的鹤峰县走马镇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以每年上千元的幅度递增,创造了“千企帮千村、脱贫奔小康”精准扶贫行动的新型模式和成功范例,打造了以产业扶贫带动农村精准脱贫致富的新样板。

城乡互动

鹤峰县把基层党建助推精准扶贫作为转变干部作风、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针对农村发展的几大难题,提出党群部门联弱村,政法部门联乱村,经济部门联穷村,涉农部门联专业村的帮扶方向,全县112个县直机关党组织、205个村党支部、7000名机关党员干部与2.3万户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

在帮扶工作中,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与农村群众共同拟定帮扶计划,确定帮扶项目,落实帮扶措施。县里还组织开展了送温暖、送政策、送法律、送技术、送信息、送致富项目的“六送”活动,使贫困村组基础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党建助推精准扶贫工作犹如一股清泉,注入了群众的心田,涌动起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滚滚大潮。

春风拂面马蹄疾。全县上下,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发有为的状态,为打赢扶贫攻坚战而努力奋斗。

来源:恩施日报 记者:向鸿

(责任编辑  朱晓涵)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