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刮风下雨、严寒酷暑,总有他们巡逻的身影;火车站、汽车站、大街小巷、闹市区,总有那么一抹稳重的黑色在穿梭……他们,风华正茂、年轻气盛,却选择默默奉献,日夜坚守。他们重复着枯燥无味的种种,只为一个共同的信念——守护这座城市的平安。
今年,建始县境内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6.1”、“6.24”、和“7.19”特大暴雨。特大暴雨致使山洪爆发、地灾频发、泥石流泛滥,造成交通、电力、通 讯中断、房屋倒塌、农田被毁,全县受灾严重。灾情发生后,建始县公安局立即部署投入战斗,反恐特警大队在第一时间调动全部警力及时积极投入到抗洪抢险工作 中。
灾情回顾
6月1日,高坪、红岩、三里、长梁等地区受灾严重,截止上午8时,降雨达到100毫米以上,最大降雨量达177毫米。
6月24日暴雨致建始损失过2亿,截止25日上午10时,全县9个乡镇195个村近9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3300人。
7月19日凌晨5时起,建始县普降暴雨,局部大暴雨,13处站点降雨量达到200毫米以上,两日内最强降雨量红岩寺镇渡浪沟水库站点达到302.5毫米,建始178个村近3万人受灾。
灾难突如其来,特警沉着应对
6 月1日,这是个特殊的日子,副教导员康垚在这一天当爸爸了,凌晨3时许他赶往恩施准备迎接小宝宝。恰在此时,建始县开始下起了雨,一直持续到上午8时许骤 降暴雨,出现紧急险情,大队长苏凌迅速对大队人员进行分组,和教导员程斌、副大队长向远兵带队赶赴几个重点灾区。康垚及大队全警动员,担负抗灾现场的警戒、护送人民群众及财产的转移。直至当日17时许抗洪抢险工作结束,共救助被困人员8人,转移群众92人。
6 月24日,正值高坪石门河“黄四姐牵手刘三姐”大型活动安保期间,一场暴雨让人措手不及。上午9时许接到紧急营救命令,在局领导的带领下,税凡等5名队员 与长梁派出所吴俊一起前往长梁沙坝营救被困群众5人,雨越下越大,看不清终点在哪儿,路基被冲垮,队员们利用木梯、绳索搭建出救生桥,在水中往返约40公 里,救出被困群众5人。
7月19日夜间8时41分,110的电话中传来了高坪大店子 村的“呼救声”。大队迅速组织警力携带抢险救灾时所用的救生衣、救生绳、救生圈等装备,赶赴灾区开展救援工作,现场灾情严重,救援工作从19日夜间持续到 20日下午5时许方才有所缓解。此后一周大队在不影响正常值班备勤的情况下,克服警力匮乏等多重困难,轮番上阵,在大店子和红岩两处持续不断的开展抗洪抢 险工作。整个救援过程共解救被困群众43余人,转移251人。
灾后除泥清淤,鼓励灾后重建
每 一次抗洪抢险归队后,队员们聊得最多的不是现场情况有多危险,不是自己救了几个人,不是有多久没睡觉了有多困,不是有多久没吃顿饱饭了有多饿,而是深深地 感叹生命的可贵和生活的不易,灾区的百姓有的伤心欲绝,有的欲哭无泪,队员们都这样说:“我们真的要珍惜自己的生活,但愿我们的微薄之力能让他们少一些悲 伤,多一些希望”。
他们多是90后,正是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全身布满了不羁因子的年龄,却在队里变得更加成熟稳重,整个灾后重建过程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没有一个人怕脏怕疼。直至7月26日上午,仍有教导员康垚带领五名队员在红岩协助受灾群众开展灾后重建工作。
你的累与痛,我们感同身受
脱脚的鞋,泡肿的脚,被烈日灼伤的手臂、被蚊虫叮咬的腿、不知疲倦的奔跑……风雨浇不灭的黑色警服上那团“橘红色火焰”。他们也曾因发臭的污水恶心过,也曾在暗流涌动的漩涡内心跳加速,也曾因路基不稳掉入水中,也曾害怕洪水将自己吞没。灾区百姓的累与痛,他们感同身受。
6月1日的洪水突如其来,好多队员也是第一次参与抗洪抢险,面对无情的洪水,也并不是心中毫无恐惧和担心,但是他们没有退缩,在有经验的老队员带领下摸索前进。
6 月24日,辅警严海波在长梁沙坝营救过程中因路基不稳直接下坠近3米,跌入水流湍急的河中,急中生智的他抓住了身边的一根绳索,就是这一根绳索救了他的 命。事后想起仍是心有余悸,我们开玩笑地说:“海波是再也不敢雨天到悬路边上走的了。”他只是憨憨的一笑,并未告诉我们他心中的恐惧,并未讲述他们艰难的 援救过程,连现场照片也是事后通过当地的村长辗转来到我们手中。
7 月19日特大暴雨引发的洪水在高坪、红岩灾区持续了近一周,队员们基本上没有休息,困了在冲锋舟上打盹;饿了捡飘在水面上的方便面等零食充饥,大家最大的 享受莫过于能有一瓶矿泉水、一块面包、一根火腿肠、在救援车内进行简单就食并小憩一会儿……随后,便又转身投入到抗洪一线,执行救援任务。
特警大队的兄弟们
教导员程斌,大家口中的斌哥,嫂子眼中“不归家的男人”,嫂子说:“多年的基层派出所工作让他与家人聚少离多,但是我不怨他,只要他平安”,多年的部队生活 使得斌哥身体健硕、做事果断利落,每一次抗洪抢险他都是在第一时间与大队长苏凌商量对策,带领兄弟们冲在最前面。他常说的一句话是“团结就是力量,一个集体所展现出的战斗力是强大的,无坚不摧的”,队员们也时刻牢记他的这句话,关键时刻真的是一针强心剂。
民警李克非,恩施人,刚满26岁。我最羡慕他的是他有着一颗纯洁的从警之心,谈起身边比他先入警的亲人、朋友,他的眼中总是闪现着崇拜,眼神充满了坚定,接连三次抗洪抢险让他更显成熟,我记得他说过的最浅显又最感人的一句话:“救灾现场,我感谢自己的身高,它让我在洪水中勇往直前”,大家都笑了,却笑中含着泪。就是这样一位优秀的新警,他告诉我,“棕熊”确实了不起,是个真男人。
辅警姚宗雄,就是大家口中的“棕熊”,是队里少有的已婚人士之一,他真正做到了危难之处显身手。我认为他的出色主要在两个方面:第一、扎实的日常训练让他有强健的体魄,能在齐胸的洪水中背人前行而不歪不倒。第二、较强的自我约束能力让他有过硬的政治思想,这个年初才新婚的小伙子从不搞特殊,严格按照队里的各项规定开展工作,有孕在身的妻子也曾埋怨他“以队为家,忘了自己当初的承诺”,但是我们都知道,我们的警嫂都只是“说说而已”,她们支持丈夫的工作,从不让他们为了家事而分心。
这样的队员还有许多……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就是这样一支队伍,不管刮风下雨、严寒酷暑,24小时穿梭在大街小巷,简单而枯燥的巡逻工作之余会开展各种警事技能、体能的训练,因为他们担负着安保、维稳、处突、反恐等各项工作,不容一丝一毫的失误。
原题:【救灾一线】你的累与痛,我们感同身受……
来源:中国建始网 通讯员 程斌 高孝霞
(责任编辑:罗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