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对于提升国民金融素养、满足金融知识需求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人民银行等部门进一步加强了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取得了良好成效。但目前我国绝大多数中小学尚未开设金融教育相关课程,青少年人群成为我国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的薄弱领域。中小学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成为青少年金融教育的主阵地。对此,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行长周振海向记者表示,为有效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将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有关要求,建议教育主管部门、金融管理部门加强联动、协同发力,共同推动在中小学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
将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做好顶层设计非常重要。周振海认为,应做好统筹规划,明确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的任务、目标,在工作机制、课程内容、人员经费、实施方式、实施步骤和保障措施等方面作出具体安排。
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具有公共产品性质,而且将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推动中小学积极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已经成为一项重要国策。在工作实施过程中,加强组织领导,依靠行政推动尤为必要。周振海建议由各级金融管理部门和教育主管部门共同推动相关事宜,同时积极争取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学校等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构建相关部门统筹联动、协同发力的长效工作机制。
在中小学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只有教学内容、施教方式切合不同学龄段学生特点和金融知识需求,教学质量效果明显,真正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金融素养,才会赢得教育部门、校方、学生及家长的支持。周振海告诉记者,对于在中小学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目前国外尚无统一模式。有的国家是作为独立的必修或选修课程,如日本和澳大利亚将金融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必修课程;有的国家则采用跨学科方式将其纳入现有课程中。在我国部分地区已自主开展的探索中,具体做法和成效也不尽相同。建议选择部分省(市)先行开展试点,探索在我国中小学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的有效模式,待积累一定经验、具备相应条件后,再由点到面逐步在全国铺开。
教材读本是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的基本载体,而不同学龄段学生在认知方式、接受能力和学习兴趣等方面具有不同特点。可以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初步的金融知识教育,让学生从小就接触金融、了解基本金融知识;在中学阶段逐步增加有关金融知识的课程,帮助学生熟悉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金融现象,树立起初步的金融消费、理财理念和金融安全观念。周振海举例说,我国台湾地区,针对小学、初中和高中,就分别编写了通用的《金融基础教育学生手册》。同时,金融知识专业性较强,需要具备一定专业知识和能力进行解读。因此,周振海建议在中小学开展金融知识普及教育,编写科学适用的教材,培养具备相应知识能力的师资力量。
来源:金融时报
责任编辑:曾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