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想知道这次政府工作报告关注了哪些问题,有哪些新的内容?小编为大家梳理了53条干货解读政府工作报告,一起来看看吧!
1:标志性、支柱性改革不断推出,全面深化改革迈出重大步伐。
2: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圆满完成,“十三五”实现良好开局。
3:新动能正在撑起发展新天地。
4:中国经济稳住很不容易,出现诸多向好变化更难得。
5: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6:围绕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这一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
7:改革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新动力。
8:除少数实行准入特别管理措施领域外,外资企业设立及变更一律由审批改为备案管理。
9:创新对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
10:制定实施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
11: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群众获得感增强。
12:实现大病保险全覆盖,符合规定的省内异地就医住院费用可直接结算。
13:推进政务公开,省级政府部门权力和责任清单全面公布。
14:稳中求进:“总基调”中蕴藏着“新内涵”。
15:今年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
16:稳增长的重要目的是为了保就业、惠民生。
17:今年赤字率保持不变,主要是为了进一步减税降费。
18:各级政府要坚持过紧日子,中央部门要带头。
19:促进金融资源更多流向实体经济,保持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稳定地位。
20:依靠创新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结构优化升级。
21: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突出问题。
22:用改革的办法深入推进“三去一降一补”。
23:去产能必须安置好职工,确保分流职工就业有出路、生活有保障。
24:因城施策去库存。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
25:让广大人民群众在住有所居中创造新生活。
26:要在控制总杠杆率的前提下,把降低企业杠杆率作为重中之重。
27:多措并举降成本,要大幅降低非税负担。
28:各有关部门和单位都要舍小利顾大义,使企业轻装上阵,创造条件形成我国竞争新优势。
29:切实落实脱贫攻坚责任制,实施最严格的评估考核。
30:持续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全面实行清单管理制度,减少政府的自由裁量权,增加市场的自主选择权。
31:我们一定要让企业和群众更多感受到“放管服”改革成效。
32:落实和完善全面推开营改增试点政策。
33:促进金融机构突出主业、下沉重心,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防止脱实向虚。
34:加快推进国企国资改革,持续推进国有企业瘦身健体、提质增效。
35:更好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凡影响市场公平竞争的不合理行为,都要坚决制止。
36:引导资金更多投向补短板、调结构、促创新、惠民生的领域。
37:政府要带头讲诚信,决不能随意改变约定,决不能“新官不理旧账”。
38:实体经济从来都是我国发展的根基,当务之急是加快转型升级。
39: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健全新兴产业统计。
40:年内全部取消国内手机长途和漫游费。
41:“双创”是以创业创新带动就业的有效方式,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经济结构升级的重要力量,是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纵向流动的现实渠道。
42:全面提升质量水平,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43:健全农村“双创”促进机制,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
44:深化国际产能合作,带动我国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去,实现优势互补。
45: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必将继续成为最富吸引力的外商投资目的地。
46: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治理力度。必须科学施策、标本兼治、铁腕治理 ,努力向人民群众交出合格答卷。
47:抓紧解决机制和技术问题,优先保障可再生能源发电上网,有效缓解弃水、弃风、弃光状况。
48:治理雾霾人人有责,贵在行动、成在坚持。
49:积累更多生态财富,构筑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长城。
50:民生是为政之要,必须时刻放在心头、扛在肩上。
51:继续扩大重点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农村招生规模。
52:在全国推进医保信息联网,实现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
53:作为人民政府,所有工作都要体现人民意愿、维护人民利益,接受人民监督。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秦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