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记者从湖北省政府金融办获悉,截至去年12月底,全省县域贷款余额10502亿元,同比增长15.48%,县域贷存比45.3%,全省县域贷存比自2012年以来实现“五连增”。
2013年,县域金融工程在通山率先试点,2015年试点扩大到27个县市区,2016年全省全面铺开。县域金融工程借助武汉大学中国金融工程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智力支持,实施金融领先战略,结合县域经济和资源状况,对经济发展进行系统谋划,破解融资难、融资贵,有效配置金融资源和防范金融风险。
全面铺开以来,各地结合自身特点和产业发展需求,积极提升县域贷存比,引导企业对接资本市场,不断打造县域金融工程升级版,已取得初步成效。
其中,通山、红安等地开发“助农贷”“助贫贷”“助商贷”等产品;麻城、恩施等地由行业协会牵头组织成员单位建立“互惠贷”基金;枝江、襄州等10个县(市)开展农村合作金融创新试点;大冶、宜都等12个县(市)稳步推进“两权”抵押贷款试点,目前,“两权”抵押贷款余额6.1亿元,为缓解农村融资难问题发挥了一定作用。
省政府金融办副主任胡俊明表示,县域金融工程是我省原创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补齐农村金融短板的重要内容,对于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据不完全统计,内蒙、广西、河南等8个省区曾专程来我省学习考察该改革项目。
来源:湖北日报
责任编辑:曾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