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APP客户端
恩施广播电视台公众号
恩施之声公众号
魅力94公众号
首页 > 正文
恩施市硒产业发展之路:发挥资源优势 推进硒产业发展
2017-02-23 15:39 云上恩施

恩施市拥有“世界唯一独立硒矿床”和“全球最大富硒生物圈”两大世界级核心资源,境内的硒矿和含硒石煤资源出露面积超过850平方公里,富硒土壤分布面积约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6%,土壤含硒量均值达19.11毫克/公斤,富硒土壤生长的粮食、蔬菜、饲草、饲料、畜禽产品、中草药中的有机硒含量是国内其他地区的几倍甚至几十倍,形成了全球最大的天然富硒生物圈,为该市建设各类富硒产品基地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依托资源禀赋,加快发展富硒产业是该市的战略选择。为促进硒产业发展,该市于2015年成立了恩施市硒谷产业园企业联合会,目前联合会成员单位40家,全年累计完成经济总量25亿元,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人数达5643人,以富硒产业为核心完成了相关业态融合发展。目前,联盟平台服务于45—80岁中老年会员达200万人次,签约和提供“一站式”产品配套服务的大型营销型会员企业10家,形成紧密性合作的生产型会员企业19家,覆盖恩施、来凤、利川、建始、宣恩、咸丰等地富硒龙头企业。

●政企联手,打造“世界硒都”

早在1991年4月17日,新华社便播发通稿称:恩施硒资源富集,世界罕见。1992年7月,于若木、杨光圻、顾景范等知名专家云集恩施,出席了恩施州政府召开的硒资源综合开发研讨会。

2011年9月,来自30多个国家的245名国际微量元素专家,在恩施召开第十四届国际人与动物微量元素大会,大会学术委员会正式授予该市“世界硒都”称号。

自上世纪90年代起,在省、州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该市立足富硒资源优势,高度重视硒资源的开发与硒产业发展,加强组织领导,推进各项工作。特别是在最近几年,该市以富硒产业为支撑,为打造富硒特色产品给予了大量投入,企业发力效果明显,标准化基地建设进一步加快,全市已建成涵盖高聚硒植物种植、富硒蔬菜、富硒中药材、富硒食用菌等富硒绿色食品基地150万亩,新发展富硒家禽等特色养殖专业合作社15家,年出栏20万头(羽)。龙头企业实力进一步增强,仅2016年,直接和间接带动就业人数5643人,帮扶贫困人口13046人,完成脱贫人数5582人。充分发挥金融杠杆的撬动作用,采用联合担保的方式,为丰顺家禽、益植堂生物、楚丰农业等8家中小企业协调县域调度资金1800万元,为德源健康、巨鑫农业、仙芝堂生物等龙头企业协调产业发展贷款9000万元,为硒源养殖专业合作社、硒多多生物、花枝山茶业等13家涉硒企业在中央财政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中解决了300万元,全力扶持企业做大做强。目前,全市有涉硒企业(公司、合作社)182家,其中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82家,盛硒生物、圣峰药业等9家企业在区域性股权市场挂牌,巨鑫农业正式进入IPO时代,实现我州硒产业企业上市公司零的突破。富硒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持续加大对恩施富硒茶、植物硒蛋白、“大山鼎”富硒蔬菜等品牌的打造。据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发布的《2016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评估报告》,恩施富硒茶品牌价值达11.32亿元,列53位次,品牌价值较2015年增长20%。另外,以植物硒蛋白为核心原料的功能性硒产品年产值突破10亿元,“大山鼎”富硒蔬菜产值突破3亿元。实现了该市富硒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三级跨越,并将富硒生态产业开发与精准扶贫捆绑发展,初步形成了以富硒茶叶产业链、富硒畜禽产业链、富硒保健品产业链、“硒+养生休闲旅游”产业链为主导的硒经济产业链条。截至2016年底,全市富硒产业总产值突破50亿元。

●企业联盟,加速硒产业发展

面对全国逐步兴起的富硒产品消费市场,唯有企业抱团,提前做好基地资源整合,开发市场渠道需要的高附加值系列硒品,实现产销结合,才能够快速占领全国硒产品消费市场的份额。为此,州委六届八次全会提出“要把以富硒养生和户外休闲旅游为核心支撑的大健康产业作为第七个产业链来规划打造”。大力推进该市“绿色生态产城融合一体发展”建设,重点实施富硒产业园、中国硒谷等项目。以产城融合为主要规划理念,以硒产业为支撑,整合旅游资源,不断完善城市配套,擦亮“世界硒都”这块金字招牌,推动硒产业链延伸融合发展,全力打造培育世界级生态绿色富硒产业集群。

硒谷产业园企业联合会依托中国硒谷富硒产业联盟总部服务平台功能,高度聚合基地、生产、基金、研发、技术、产品、市场、旅游和相关配套服务等发展要素,秉承“抱团发展、优势互补、资源共享、跨界合作、携手共赢”的发展理念,构建“工厂、产销、产服、产协、产研、产游”六大联盟体,创新企业联合发展新模式, 打造总部经济圈。

据了解,为进一步用活用足抱团发展的力量,恩施市硒资源保护与开发局引导30余家涉硒龙头企业,高标准建设中国硒谷富硒产业联盟,成立恩施市硒谷产业园企业联合会,引领涉硒企业抱团发展。2016年,实现产值18.62亿元,较上年增长52%,成为全市硒产业发展 “加速器”。

除了企业抱团发展,该市还致力于打造富硒产业示范村。该市在龙凤镇杉木坝村大力推进富硒产业示范村,依托该村现有的7家企业,成立起组织机构,出台建设规划,营造宣传氛围,强化示范效果。2016年,该市启动了10个富硒产业示范村建设,涌现出了白果乡、芭蕉侗族乡等富硒产业过亿元的示范乡村。

●全力以赴,迎战“十三五”

记者了解到,接下来,该市全力以赴迎战“十三五”,将创新体制机制,出台整体推进硒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发展具体措施,制订武陵山硒产品集散中心建设的时间表和路径图。强化标准化基地建设,加大土壤硒含量的普查力度,力争5年完成全市硒含量普查,运用土壤地球化学调查结果,科学布局种植养殖基地,指导各乡镇(办)进一步搞好产业结构调整。

同时,将充分利用中央财政支持硒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在二坡村、青堡村、双河社区、花枝山村、秋木村、鲁竹坝村、下坝村、二官寨村、茅湖淌村、大木村、朱砂溪村同期开展富硒产业示范村建设。加快中国硒谷富硒产业联盟总部建设,计划建成硒文化展示厅、硒产品检测研发工程中心,改造升级硒产品交易中心,打造硒产品 “三检三溯” 质量管控体系。

“十三五”期间,该市将抢抓健康中国战略的发展机遇,认真贯彻落实《湖北省富硒产业发展规划》,围绕州委、州政府提出的“一谷、两基地、三示范区”和本市提出的打造“六个中心”的战略目标,把以富硒养生和户外休闲旅游为核心支撑的大健康产业作为第七个产业链来规划打造,全力实施《恩施市补短板专项行动方案》,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理顺发展思路,健全发展机制,深层次推进中国硒谷项目建设,大力推进“硒游”产业发展,力争建成1个硒科技产业园区、建立1个硒养生旅游度假区、建立2个硒产品创新平台、培植4个产值过亿的龙头企业,全市硒产业总值突破100亿元,为实现与全省同步小康提供坚强的产业支撑。

原题:恩施市硒产业发展之路 发挥资源优势 推进硒产业发展      

来源:恩施晚报 记者 张家绮 通讯员 陈容全

(责任编辑 罗茜)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