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宜之间是动车客流量比较大的省内线路,18日,记者搭乘第一班动车,记录春运中的早班车。5点36分,第一班车的早行客搭乘电梯进站上车。(记者刘曙松摄)
今年春运铁路有啥变化?武汉铁路局昨发布大数据显示,随着“80、90后”逐渐成为春运务工客流主体,希望走得快、走得更舒适,高铁(含动车)承担了铁路近六成运量。
武铁相关人士介绍,2009年,武广高铁正式开通,湖北境内有了第一条高铁线。去年,随着沪昆高铁全线通车以及武汉至孝感城际列车投入运营,武汉“米”字型高铁网更趋完善。以武汉为中心,1至3小时抵达省内城市以及郑州、长沙、南昌、合肥等省会城市,4至5小时到达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6至7小时抵达太原、重庆、昆明、南宁等地。
高铁“朋友圈”越来越广,为旅客快速出行奠定坚实基础。今年春运,武铁共计加开客车3297列,其中高铁(动车)达1577列,同比多加开390列,占比接近一半。从运量看,高铁发送旅客1370多万人,日均约34.3万人。在众多高铁(动车)线路中,汉宜线是最繁忙的线路,京广高铁运量最大,日均乘坐量达5万人。
记者统计发现,武广高铁开通后的第一个春运(2010年),武汉站日均发送量约3万人,而今年春运日均发送量超过7万人,单日最高峰超过10万人,成为武汉地区客流增长最快的车站。
武铁人士称,去年春运,高铁发送旅客量占武铁总运量52%,今年则提高到了58.8%。“十三五”期间,随着汉十、郑万等一批高铁线陆续建成,以及省内城际铁路网的不断完善,高铁运量还将不断增加,春运真正迈入高铁新时代。
来源:湖北日报 记者雷闯、通讯员 孟立 实习生 肖紫薇
(责任编辑 罗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