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峰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金融扶贫工作,把金融扶贫列为脱贫攻坚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持续强化监管引导、推动优化金融扶贫工作机制、引导加大扶贫信贷投入、创新金融扶贫方式方法,使扶贫工作由过去的“独角戏”向“大合唱”转变,扶贫方式由过去的“漫灌式”向“滴灌式”转变,扶贫功能由“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2016年,鹤峰被评为全省10家“金融扶贫示范县”之一。
变“独角戏”为“大合唱”,撑起“保护伞”。鹤峰县政府先后出台了《鹤峰县金融产业扶贫实施方案》等10多个文件,为金融精准扶贫提供政策支持;2016年,在地方财力相当有限的情况下,县级财政部门拿出5亿元专项资金分别用于金融产品创新风险补偿资金、委托贷款、短期过桥资金、融资担保基金等,为金融精准扶贫提供资金保障。同时,推行金融扶贫扩权,让贫困人口平等享受现代金融服务;指导辖内各银行、保险机构开发“金财扶贫贷”“产业链扶贫互保贷”等金融扶贫自主创新产品,并在全省率先推行“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业务”,切实解决扶贫龙头企业担保、抵押不足的问题。截止2016年12月20日,全县发放“金财扶贫贷”10759万元,比上年增长679%。
变“漫灌式”为“滴灌式”,架起“连心桥”。在金融扶贫工作的实践中,鹤峰县委、县政府认为要想提升金融扶贫效率,关键是要突出“精准”,避免“撒胡椒面”。该县在邬阳乡石龙寨村、走马镇金刚村、五里乡紫金村、铁炉乡碉堡村、中营镇龙家湾村、下坪乡堰坪村六个行政开展金融扶贫互助合作社。互助资金主要用于农业种植生产成本、烤烟用煤以及牲畜养殖,及时有效的解决了贫困户生产发展成本不足的问题。6个互助社共吸纳入社农户627户,其中贫困户341户,贫困农户入社率达55%。2016年以来,共发放互助资金46户19.2万元,其中为贫困户发放互助资金28户12.8万元。
变“输血式”为“造血式”,撬动“大杠杆”。截至目前,全县共发放“金财扶贫贷”10236万元,其中1612户贫困户直接贷款4825万元,178家农业产业化企业和农村经营主体带领5411户贫困户发展生产获得贷款5411万元;各金融机构发放其他配套贷款22034万元,通过“企业+基地+贫困户”模式带动4522户发展生产;另外投放易地扶贫搬迁贷款7.3亿元(省发行5.3亿元)。扶贫贷款总额达到105270万元。受益贫困户11545户,占全县20474户贫困户的56.4%,占16482户发展生产脱贫的70%。2015年已有7145户贫困户实现脱贫,2016年8970户贫困户可以实现脱贫。
来源:中国鹤峰网
(责任编辑 罗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