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烧熟了,再加土豆。
大年初一,我和老公、女儿一家三口回到恩施市沙地乡花被村给父母拜年。丰盛的晚餐让整个房间弥散着十足的年味,最诱人的是土豆烧黄牛肉,这道菜一直是我们全家人的最爱。
“黄牛肉好卖,直到腊月二十九还有人找你爸要牛肉,我硬是留下了10斤腱子肉,你看我做的这牛肉好鲜嫩。”母亲一边给我们碗里夹牛肉,一边炫耀她的厨艺。
“我们沙地的黄牛肉啊,成了抢手货,从腊月二十起,每天要卖两三头。就连北京的老总都在我们这定的。”几口包谷酒下肚,父亲也打开了话匣子。
“没错没错,咱们家的牛肉虽还没漂洋过海,那也是上过飞机了的!”母亲笑得合不拢嘴。
近年来,恩施市沙地乡大兴特色产业,蔬菜种植、茶叶、干鲜果、畜牧养殖等产业风生水起。特别是精准扶贫以来,返乡养殖黄牛的人多了起来,但是沙地乡较为偏僻,零散养殖销售难。
“我们花被,是沙地乡的中心区域,这个地理位置就藏着商机。”父亲得意地说,“哪家养了多少牛,每头牛年龄多大,我都搞得清清楚楚。还有,我姑娘是做媒体的,有信息优势嘛,有时在网上一吆喝,就要多卖好几头牛,真还是沾了你们的光啊。”
父亲说,区位优势再加信息资源,他从“杀牛的”变成了“牛经纪”,既增加了收入,又解决了村民牛卖不出去的难题。
“爸爸,牛肉好卖还有其他一些原因,您可得看明白啊?”我接过父亲的话岔,认真地给他分析起来。“您的牛肉没注过水是吧?不管是上门来买的还是网上发货的,都没短斤少两是吧?买来的每一头牛都是健壮的黄牛是吧?那您归纳起来能让您的生意越做越好的原因是什么啊?”
“是是是,用你们的话说就是诚信经营,哈哈哈!”父亲向我伸出大拇指。
“现在日子好了,大家不是吃得饱不饱的问题,而是吃得好不好的问题,我用良心卖的沙地黄牛肉,是健康食品,所以才畅销。”“牛经纪”呡上一口包谷酒,又明白一个道理。
“对对对,这些牛都是耕过田,吃草长大的,这样的黄牛肉买过的都说好!”母亲抢着说。
牛肉下包谷酒,曾当过民办教师的父亲酒意渐浓,说起了顺口溜:“沙地黄牛顶呱呱,买过吃过个个夸。青草泉水是主食,耕田劳作伴长大,你们为啥不选它?新年来到新打算,养好黄牛当经纪,小康路上全靠它!”
“好好好!”我们都为父亲点赞,空气中弥漫着幸福的味道。
来源:中国硒都网 记者 方宏艳
(责任编辑 罗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