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团分组审议报告。记者陈千恩 摄
与会代表认真听取报告。记者谭发馨 摄
回望过去五年,是恩施州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恩施州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坚持特色开发、绿色繁荣、可持续发展之路不动摇,全州各项事业阔步前行,脱贫奔小康迈出坚实步伐,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关键词 州域经济
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总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是2011年的1.7倍(预计、下同)、2倍、2.5倍、2倍。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4.1%;农业规模化、产业化进程加快,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年均增幅保持在全省前三位;以生态文化旅游业为重点的三产业蓬勃发展,旅游发展综合指数进入“全省四强”,唐崖土司城遗址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恩施州成为全国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州。
关键词 发展环境
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扎实开展“六城”同创,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镇化率由32.53%提高到41.58%。强力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先后建成宜巴、恩来、恩黔高速和渝利铁路,利万、宣鹤、恩建高速和黔张常铁路加快建设,郑万铁路建设全面启动,宜来、咸来、利咸高速和安恩张、昭黔恩铁路前期工作加快推进。恩施机场二期改扩建竣工运营,州城连接各大景区的“千公里”绿色生态旅游公路基本建成,79个乡镇通达国省道二级公路,具备条件的行政村全部通沥青水泥路。大力实施“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土更净、城乡更美”专项治理,出台《山体保护条例》和《州城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意见》,建立县、乡、村三级“河长制”,森林覆盖率达63.1%,县市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300天以上。
关键词 改革开放
建成了国家富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恩施龙凤全国综合扶贫改革试点逐步破题,探索建立了投融资、镇村治理等十个方面的新机制。武陵山龙凤经济协作示范区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效。实现行政审批州市同城集中办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财税体制改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电力体制改革、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等取得阶段性成效。加快打造湖北向西开放“桥头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兴起,对外开放成效明显,招商引资实际到资、直接利用外资、外贸出口年均分别增长25.7%、18.14%和21.12%。国家友好城市交往步伐加快,成功举办两届中国南方马铃薯大会和三届硒博会,“世界硒都”成为最亮丽的名片。
关键词 民主法治
扎实推进法治恩施建设,圆满完成“六五”普法和司法体制改革试点任务,“法治建设专家委员会、聘请律师顾问团参与涉法涉诉信访积案化解、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三项法治举措在全省推广。社会治理创新推进,探索并形成了村医村教进村级班子、农民办事不出村、法律顾问进乡村“三位一体”基层治理方式。
关键词 民生福祉
持续加大财政投入,民生支出占财政总支出8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位居全省前列。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五年累计减贫超过100万人,农村贫困发生率由35%下降到19.1%。积极落实各项就业惠民政策,五年新增城镇就业20.7万人。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日益健全。认真落实全面二孩政策,计生服务水平明显提升。群众体育蓬勃开展,以州文化中心、州传媒中心为代表的一批文化基础设施项目建成投入使用,恩施女儿会、龙船调、土家摆手舞等文化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成功创建中华诗词之州、中国楹联文化第一州。
关键词 党的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以“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为契机,深入开展“不忘初心·永跟党走”和“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筑牢思想根基,增强“四个自信”。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两个责任”,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完成纪检派驻和州县巡察制度改革工作,严肃查处了一批腐败案件。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四风”突出问题得到有效遏制。切实加强新形势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深入开展意识形态领域专项督查,政治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来源:恩施晚报
(责任编辑 罗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