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APP客户端
恩施广播电视台公众号
恩施之声公众号
魅力94公众号
首页 > 正文
恩施州药办:瓜蒌入住瓦场坝
2016-04-22 09:24 云上恩施

恩施州药业产业化领导小组办公室讯  (通讯员   聂蜀露)瓦场坝,这个记录着我们“三万”工作点滴的地方,山水依旧清澈明净,空气依旧沁人心脾,村民依旧满面春风,工作依旧如火如荼……

回顾第五轮“三万”活动,我们探索了瓜蒌与蚯蚓配套种植养殖的生态立体复合生产模式,这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蚯蚓喜荫,以腐烂有机物为食,能活土沃土,为方便操作在田间起垄养殖;瓜蒌喜肥,需立桩拉网牵瓜藤,田间起垄种植,结合二者特性,将蚯蚓养在瓜蒌垄上,瓜蒌为蚯蚓遮荫,蚯蚓为瓜蒌改善供肥条件,二者各取所需,依附生存。从试验结果来看,瓜蒌根(天花粉)的产量是普通种植模式产量的3倍多。

探索历程多艰辛,选准富民新产业。为夯实第六轮“三万”活动工作基础,工作组走村入户多方调查,仔细研讨第六轮“三万”活动方案,寻找着发展产业的结合点。让贫困户受益、填补村集体经济空白、村级有钱做公益、需组建合作社、发展壮大产业……一系列想要实现的目标,让工作组又做起了瓜蒌的文章,试图探索产业扶贫新路径。

如何建基地、钱从哪里来、谁来做管理、如何让贫困户受益、怎样实现产业预期效益,一个个问题又摆在我们面前。

工作组带上问题,来到瓦场坝,深入农民群众中,集民意汇民智。“发展瓜蒌好呀,去年我们看到合作社的瓜蒌与蚯蚓配套种植养殖基地,瓜蒌产量翻倍,蚯蚓收成提升,我们都羡慕他们这种有技术的人”,村民夏凤国感叹到。“去年在州药办的帮扶下,我种了2亩多瓜蒌,收入不错,今年我有了管理技术,有信心把瓜蒌管理得更好,我们这里海拔适宜,土层深厚,适合种植这个药材品种”,村民许益双积极献言。“枫木岭组上面有五六十亩地,我们可以去看看,那里阳光好,日照时间长,土质也好,可以在那里建基地”,村委会副主任杨秀远带着工作组前往枫木岭组。

问寻着,思付着,探讨着,工作组提出了工作思路:聚焦产业扶贫,成立股份制专业合作社,走“村社共建”发展模式,吸收贫困户、合作社和大户入股,实行按股分红;村委会参与合作社管理,村委会收益归入集体经济,用于集体公益事业发展;贫困户还可从土地租赁和基地务工等途径增加收入,并鼓励贫困户以土地的方式入股分红,为不入股想要种植瓜蒌的贫困户无偿提供种苗和技术等。

有了目标,就要奋勇前行。经过多方协调,最终引入恩施市农友蚯蚓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大户邓某入资,与村委会共同成立股份制瓜蒌专业合作社。

为支持鼓励基地建设,州药办无偿投入种苗、瓜蒌网、水泥桩、铁丝等,将无偿投入的种苗和基础设施折合成市价25万余元,作为村级集体经济和贫困户加入股份制合作社的投入股本。恩施市农友蚯蚓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大户以现金入股,负责土地流转、日常管理、肥料农药、人工投入等生产经营费用,目前共投入资金50余万元。

为更好指导基地建设,州药办制定了《恩施市白果乡瓦场坝村瓜蒌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建设目标、经营模式、组织领导、工作进度安排等。确定了参与基地建设的各方责任:州药办负责协调规划,联系市场、投入种苗和基础设施;白果乡政府负责规划的协调落实,指导成立股份制合作社,积极争取和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相关扶持政策;瓦场坝村委会督促瓜蒌示范基地建设,加强合作社组织协调和经营管理;恩施市农友蚯蚓养殖专业合作社等以现金入股,负责瓜蒌基地的日常管理;利川市团堡镇农安药材产销专业合作社负责指导地块选择、提供优质种苗、实施技术指导和产品回收。

集民智,惜民力,建设示范基地,我们一直在行动。2016年1月,我们寻找合适基地、召开专题会议,完成政府采购,筹备合格种苗,制作水泥桩,订购专用网。2月至3月,完成瓜蒌股份制专业合作社组建,建章立制、规范管理、流转土地、专业测量、签订协议、兑现租金、精细整地,为播种做好前期准备工作。4月,按照瓜蒌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完成播种施肥、立桩拉网等工作。

目前,近200亩瓜蒌示范基地已初具规模,目标也渐行渐近,期待春的温润夏的火热秋的凉爽,让瓜蒌早生根发芽、牵藤开花、结果收获.

                                                                            责任编辑:贺凤丽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