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APP客户端
恩施广播电视台公众号
恩施之声公众号
魅力94公众号
首页 > 正文
“平安凉城”的消防担当——利川市公安消防基层基础建设纪事
2016-12-15 15:01 云上恩施

防火、灭火和抢险救援,是基层公安消防部门的神圣职责。

肩负着辖区16个乡镇、街道办和开发区近100万人的消防重担,利川市公安消防大队积极探索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攻坚克难,砥砺前行,走出了一条“党委政府重视、城乡同步推进、社会力量参与”的路子,提升了应急救援、火灾防控能力。如今,利川消防建设从基本适应,正朝着适度超前迈进。

聚合众力 建起一流设施保障

清江之源、凉城利川,尽管山大人稀,但城区人口居住密集,特别是近几年城市架构拉开,城区范围拓展迅猛,消防点多面广。

长期以来,受制于地方“捉襟见肘”的财力,利川城乡消防基层基础建设相对滞后,市公安消防大队管辖两个中队,28名现役官兵,占比远小于周边县市配置,消防工作一直“压力山大”。

如何破解这一窘境?要发力,必先聚力。利川市公安消防大队主动担当作为,聚合众力,争取上级消防部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

仅今年,利川市委、市政府领导先后5次对消防工作作出批示,7次听取消防工作专题汇报,5次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消防建设问题和部署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落实经费近1600万元。

10月底,市消防应急救援训练基地建设项目成功落户,项目总投资5000万元,建设规模125亩,并配套有第三消防站、教学楼、训练区和生活区基础设施等,目前已进入土地平整阶段。前不久,争取政府投资175万元为清源中队配置了一台32米长臂云梯消防车,全面提升了消防中队整体灭火救援能力。同时,全市消防“三站一点”建设规划已初具规模,建成后将有效缓解城区及周边灭火救援的巨大压力。

科学谋划 筑牢火灾防控网络

消防不仅在“消”,关键更在“防”上。年初以来,利川市公安消防大队提请市政府编制“十三五”消防事业发展规划,并提交审议获通过;组织开展城乡消防规划和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专项调研普查工作,科学研判,查找不足,整改落实。

同时,提请利川市政府对汪营、忠路、柏杨坝和建南4个建制镇的消防专项规划进行了编制;认真开展市政消火栓欠账“清零”行动,补建和新建市政消火栓近200具;协调市民政局筹资50万元,在全市各乡镇福利院安装独立式感烟探测器1800个。

在城区,积极推进微型消防站和区域联防组织建设。目前,该市21个社区、225家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已全部建成微型消防站,建成区域联防组织11个,社会单位在消防安全管理中的作用日益显现。

按照“企业组建、消防指导、共同管理”的原则,利川市公安消防大队联合市国泰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筹资70多万元资金在城区硒都花园小区建起消防执勤点,缓解了人车高峰时期消防施救压力。

重心前移 编织农村安全屏障

针对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上热下冷”“层层衰减”,尤其是乡镇、农村和社区消防管理流于形式,甚至存在失控漏管现象,利川市公安消防大队扎实推进农村志愿消防队、乡镇政府专职消防队建设。

如今,全市12个乡镇全部按标准,完成了政府专职消防队建设任务。市政府按每人每年5万元的标准,解决55名合同制消防队员待遇,增强了灭火和抢险救援的力量。

同时,积极开展专职消防队员和专(兼)职消防队长、骨干集训轮训;安排专人到各乡镇为政府专职消防队员开展现场督导,提升了专职消防队处置初期火灾的能力。

在利川的一些偏远农村,“十户连片”木质房仍然比较多,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火烧连营”的局面,该大队争取政府资金110万元为564个行政村购置了一批农村消防机动泵、潜水泵及灭火器材,极大地提高了农村扑救初起火灾的作战能力。

“平安凉城”,消防责无旁贷。截至目前,利川市公安消防大队今年已接警240起,抢救被困人员84人,疏散人员390人,抢救财产价值近1000万元;成功处置了“6·30”沉船事故、“7·3”拆迁工程坍塌、“7·19”洪涝灾害等急难险重任务,最大限度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来源:恩施晚报 记者 张国帆 鄂兵

(责任编辑 罗茜)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