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APP客户端
恩施广播电视台公众号
恩施之声公众号
魅力94公众号
首页 > 正文
宜昌这个“全国首创” 将造福这3800多人和背后千千万万的你们
2016-12-15 12:31 云上恩施

 

 
 
 

 

经常旅游的“老司机”一定会告诉你

这条“人生真理”:

 

游客吐槽导游强制购物、服务不周,

但另一方面,

导游也在抱怨报酬低、风险高。

这种矛盾循环下去,何时是个头?

看看宜昌这座旅游城市是如何应对的。

↓↓↓

12月13日,宜昌市导游行业工会和旅行社双方代表举行第六轮导游劳动报酬集体协商,并出台《宜昌市导游行业劳动报酬保障性标准》。自此,全国导游行业首个劳动报酬集体合同在宜昌诞生。

促成这份导游带薪合同签订的背后

有什么酸甜苦辣呢?

跟着长江云(changjiang-y)来看一下!

 

 

不靠“灰色收入”很难生活

△资料图

90后小韩是名社会导游,常带团到恩施、神农架等地,她感叹最多的是“干得多,拿得少”。“宜昌周边游、省内游基本不组织游客购物,所以赚得少。”小韩说,每年3月到11月是宜昌旅游旺季,往往早上5点起床,晚上10点才结束工作,即便如此,满负荷工作一年,带团的收入约3万元。

在小韩心里,十分羡慕能带出境团的导游,“有灰色收入。”

原来,在现行的旅游市场上,一部分出境团导游可向旅行社“买人头”——先向旅行社每人预付几百元钱,靠游客二次消费挣钱,只要团消费能力强,导游就赚得多,这部分钱也被称之为“灰色收入”。

 

 

专职导游VS社会导游,天差地别

据了解,目前导游分为专职导游和社会导游。在宜昌,共有3800多名导游,像上文提到的小韩那样的社会导游,占了其中的2/3。这二者的地位、待遇,通过下面这个表格就可以看出明显差别:

在目前的导游行业中,社会导游的地位远低于专职导游,社会导游没有底薪,相较于与企业签订劳务合同的专职导游来说,社会导游的劳动报酬也得不到保障。受旅行社规模、信誉等影响,不少社会导游酬劳远低于其辛苦程度。

 

 

导游变导YOU(诱),背后有“黑手”


△资料图

据宜昌市旅游委导游管理服务中心主任黄玲介绍,有些社会导游在带团时甚至要交“份子钱”,还没有带团出发,就已经掏腰包垫交了一笔钱,收入令人堪忧。

旅行社在旅游旺季时,团量增大,光靠专职导游忙不过来,社会导游就承担了一部分带团的工作,但劳动关系松散,很少有旅行社给社会导游开工资、上保险,收入全靠提成及带团量。无保障的收入状态成为社会导游们多途径敛钱的诱因。

总的来说,导游变导购背后的那只“黑手”,就是导游的薪酬体制。黄玲说:“不打破这种薪酬体制,导游与导购的利益链难以斩断。”

 

 

带团补贴有了明确标准

第六轮谈判现场

《标准》对社会导游带团补贴保障性标准高于专职导游。以恩施线为例,社会导游带团补贴为200元/天,而专职导游带团补贴为120元/天。并且要求旅行社聘请社会导游时,及时与其签订劳务协议,按时全额支付劳务费。

宜昌市旅游委主任饶玉梅表示,《标准》的核心内容是将专职导游保障性标准和社会导游保障性标准两个板块进行明确和界定,其中专职导游11项,社会导游10项。

这种导游劳动报酬集体协商体制的“宜昌模式”,将给全省、乃至全国旅游行业带来宝贵经验。

这项创举,直接影响到3800多名宜昌导游,让他们的付出与回报形成正比。

但细细一想,这项措施通过完善的约束与评价制度,有效避免导游去做违规的事,这也是间接保障了千千万万游客的利益!

来源:长江云

(责任编辑 王振琳)

热门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