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报道(记者 吴曦 邓蔚婕)产业是脱贫之基、富民之源。针对建始县龙潭村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农民增收渠道单一的实际,扶贫工作队把传统产业的壮大和新兴产业的培育作为增强村民脱贫致富“造血”功能的关键措施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
近段时间,在建始县长梁乡龙潭村的烟叶收购点,前来卖烟叶的村民是络绎不绝。收购点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今年的烟叶品质和产量明显高于前几年,不少村民得到了实惠。
去年,建始县人大扶贫工作队进入长梁乡龙潭村以来,针对该村贫困现状,经过多方考察,最终决定将烟叶种植作为龙潭村脱贫的主导产业,依托村里原有的烟叶种植大户,培植有意愿的种烟能手,带领贫困户一起来发展。
今年44岁的王海波是被纳入第一批种植烟叶的贫困户之一,因为妻子身体残疾,多年来,一家人只能靠王海波务农勉强维持生计,生活十分拮据。
万事开头难,王海波刚开始种植烟叶就遇到了资金和土地流转问题。了解这一情况后,扶贫工作队主动上门为他解决。
今年,王海波不仅将自己的田地种上了烟叶,还将村里闲置的耕地租过来,发展了近60亩烟叶。经过一年的辛勤付出,王海波的家庭收入由原来的2万元增加到了20多万元。
如今,王海波不仅自己富起来了,还帮忙解决了周边不少贫困户的就业难题,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在帮扶过程中,扶贫工作队通过技术培训、示范引领、政策引导等一系列措施,将传统的烟叶产业发展成为了龙潭村减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今年,龙潭村共发展烟叶700亩,比去年增加40%,毛收入超过300万元,贫困户在烟叶基地务工工资近10万元。
与此同时,扶贫工作队还和村支两委积极寻求出路,帮助没有劳动力种植烟叶的贫困户脱贫。在相关部门的牵线搭桥下,引进了县里的一家畜牧养殖企业,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发展黑猪这一特色产业,动员贫困户广泛参与,解决村民收入渠道单一的问题。
村民向芳秀的丈夫因病不能干体力活,家里的劳动力只剩她一人。在驻村工作队的引导下,她养了5头黑猪,5头白猪,70只鸡,11只羊,今年的收入比去年翻了一番。
“精准扶贫,不落一人”,在扶贫攻坚战中,建始县人大扶贫工作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主动对接,倾力帮扶,取得了明显成效。如今,龙潭村呈现出传统产业发展有方向、新兴产业培育有目标、村民增收渠道多元化的可喜局面。
来源:恩施新闻联播
(责任编辑 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