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恩施州委农办、州农业局联合发布恩施州“土更净”专项治理工作情况。
近年来,恩施州农业等相关部门按照《恩施州耕地土壤酸化治理推进方案》、《恩施州化肥农药管控行动方案》和《恩施州生态循环农业创新推进方案》的要求狠抓落实,全州耕地土壤质量持续改善,化肥农药等农业投入品质量和科学施用水平持续提高,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持续推进,“土更净”专项治理取得初步成效。
据介绍,2015-2016年,恩施州共筹集土壤酸化治理资金2.36亿元,采购石灰、土壤调理剂、有机肥、配方肥、绿肥种子、秸秆腐熟剂等土壤酸化治理物资14.73万吨,覆盖酸化土壤面积228万亩。治理后水稻每亩增产5.7%~10.3%,玉米增产8.8%~12.7%,马铃薯增产8.2%~12.6%,蔬菜增产4.2%~10.4%,水果增产5.3%~11.2%,烟叶增产4.4%~8.9%。土壤环境质量逐步改善,pH值较治理前平均提高0.23。农业生产监管力度不断加强,化肥农药减量初见成效。
截至目前,共获得“三品一标”有效认证标识254个,建成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8个,全国有机农业示范基地4个,省级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市)3个。大力推进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循环农业建设,全州共建成户用沼气池56.2万口,巩固和新建“三沼”综合利用示范点16处,“三沼”综合利用推广面积达9.9万亩。同时,积极推动出台《州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治理农业面源污染的十条意见》,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上新台阶。
来源:恩施晚报 记者:杨亚玲
(责任编辑 朱晓涵)